• 0794-8833660
  • 0794-8833665
  • 18179431916
  • weidajm@163.com
当前位置:首页 > 产品中心 > 供氧配件

供氧配件

南宫281和200000的故事
发布日期:2024-04-20 01:08:09   | 来源:南宫28登录入口 作者:ng28南宫娱乐官网 点击量:31
  

  实际在今天,1个人就可以养好100吨(200000斤)鱼,高效的养殖技术正在代替人力劳动,并能让鱼优质健康、味道鲜美。

  李道亮,中国农业大学国际学院院长、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教授、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、国家数字渔业创新中心主任、国家虾蟹产业体系岗位科学家、河北省淡水养殖产业体系首席科学家、教育部特聘教授,农业农村部农业农村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委员。长期从事农业智能信息处理与农业农村信息化研究。先后承担106项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,入选国家科技部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、农业部杰出科研人才、教育部新世纪人才,是全国创新争先奖、杰出工程师奖、中国青年科技奖、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获得者。现任国际信息处理联合会农业信息处理分会主席,Information Processing in Agriculture 主编,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 项,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,第一发明人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8项,出版专著12部,SCI论文149篇,制定国家标准4项,行业和地方标准7项。

  “这是全国科普日那天习同志来咱们学校了解科学技术研究情况,我向他介绍渔业物联网,本来只给我三分钟时间,但他很感兴趣,也勾起了他对之前人生的回忆,我们谈了七分钟左右”,李道亮回忆起往事,眼里满是激动。

  照片往上,还有一张多人合影,上面写着“党和国家接见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代表”。那一年,李道亮的“水产集约化养殖测控关键技术与装备”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,获奖证书端端正正挂在墙上,赫然醒目。

  如今,传统的“汗水渔业”已经难以满足现代渔业的需要,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,渔业需要不断升级,更具有科技含量。据李道亮讲述,那次和总的交流对他产生了很多启发,并一直激励着他继续努力推动智慧养鱼的发展。

  时光回到1999年,李道亮作为学者访问英国,了解到了先进的无人值守养鱼工厂,发现国外的养鱼技术水平已经领先我国二三十年,农业软硬件一体化养殖已形成规模,并带来了显著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。受到激励和启发,回国之后李道亮就抓紧研究,开展技术攻关,致力于推进中国渔业养殖技术工厂化发展。

  “劳动有‘三率’,即土地生产率、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,‘三率’只有靠工业化才能得到提高”,李道亮说。因此在项目研发和推进过程中,他十分注重用工业化技术来弥补传统养鱼的缺陷,之后便带领着数字渔业创新团队围绕先进传感技术、智能信息处理技术、测控系统与智能装备等方向,面向国家现代渔业重大需求,探索水产养殖交叉学科科技创新。

  进入李道亮团队的实验室,“为中国数字渔业发展打造战略科技力量”的大字映入眼帘,让人直呼“内行”!

  透明鱼缸装置不仅可以看到游来游去的鱼,还能观察到每一条鱼和它周围环境的实时状况,比如鱼自身的长度、体温,以及水的流速等等,真是科技感十足!

  通过对鱼体温、质量的检测,适时调整养殖方式,最大限度为鱼儿提供“温馨的家”,是这个实验室的一大亮点。“用大数据对鱼塘水温、鱼体状态进行智能监测并及时调整,通过‘鱼菜共生’构建绿色有机循环系统,用最少的电、最少的水、最少的饲料,养出最多的鱼”,李道亮介绍到。

  高效。一般的池塘养殖1平米养1条鱼(两斤左右),然而在工厂化养殖技术的运用之下,1立方米水体可以养殖50公斤鱼,相当于传统养鱼的40倍左右。

  省力。在传统的养殖体系中,几乎所有环节都完全依靠人力,渔民非常辛苦。而随着“鱼菜共生”的开发与应用,人们刷刷手机、点点键盘,所有的工作就能够完成。

  绿色。在传统的养鱼体系下,对尾水是几乎不加处理的,尾水慢慢排进江河湖海,一方面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,从而带来生态灾害;另一方面,长时间不换水,无法控制病害。而系统用工厂化的方式对水进行处理,并把鱼的饵粪作为蔬菜种植的营养来源,实现“鱼菜共生”。

  味美。智慧养鱼采用高氧净水养殖,对养殖所需要的水质、水温等进行精准监测和调控,养出来的鱼味道更好,营养健康。

  智慧养鱼与物联网联系十分紧密。“电脑通信连成的网叫互联网,把养鱼的各种装备连成网即‘鱼联网’”,李道亮生动地解释道,共享数据能够把每个工作状态的数据显示出来,这就叫“数据挖掘”,或者“大数据”“人工智能”。

  目前,“鱼菜共生”系统已在北京、河北、山东、天津、江西、重庆、广东等省份落地,也正在广州打造51.1亩鱼菜共生智能工厂,将实现养殖和种植全程无人化。经初步估计,养殖产量可达传统养殖的30-50倍。

  李道亮团队的足迹遍布祖国各地,除了“鱼菜共生”系统外,还陆续创建出陆基工厂、工厂化池塘、深水网箱、深远海养殖4种智能工厂养殖模式,带动数字渔业行业技术进步。

  “那时候跟着农民抓螃蟹,手经常被割破”,李道亮感叹“要和农民打成一片,只有在交谈中才能知道农民的真正需求,才能找到最值得研究的方向。”“螃蟹一生要脱七八次壳,过程中,螃蟹必须一动不动且要保持两三个小时,这时如果缺氧,螃蟹就极容易被憋死”。在以前,老百姓没有增氧的概念,养殖全靠天,面对螃蟹养殖难题,李道亮团队运用人工增氧的方式,通过物联网,既能测量水中的溶解氧,还能控制增氧机,以实现水中增氧,科学养殖。将传统的养殖方法发展成数字化的养鱼系统,通过技术升级实现无人养鱼。

  在湖南,李道亮发现渔民在鱼上市之前会让它“掉膘”,这样鱼的味道就会更好。“既然渔民已经有这个技术了,那我们为什么不采用工业化的方式,增加水的流速“让水运动起来”呢,鱼也就可以游得更快,‘运动量’更大。”由此得到启发,李道亮团队探索出了高氧处理技术,在增加流速的同时加以增氧,这样大大提高了养殖的效率和规模,还兼具了味道的鲜美。

  “从实践中看见农民的一些独创的东西,这可能只是一个小点,而我们则可以利用科学知识来搞装备,进行技术突破。”

  “我特别愿意跟国内外的‘养鱼高手’交流,把他们的经验换成计算机的、工厂化的”,李道亮表示,“高手在民间,科学家可以用系统的方法对‘高招’进行完善,将其发展成工业化的模式手段,从而进行规模化、标准化生产。”

  信息技术赋能,让渔业发展有了更大的想象空间,让更多水产养殖从业者、企业从技术进步中受益。从早期出国学习先进科技,到如今一项项原创技术的产出、推广、落地,李道亮团队不断迸发新的灵感,在一次次探索创新中为中国渔业插上智慧的翅膀。不过从“传统渔业”向“智慧渔业”转变,仍然有很长一段路要走,这也需要一代代青年学子的接续奋斗,李道亮对青年一代充满希望,“开放共享、兼收并蓄,希望大家不断奋进,共同为世界渔业发展贡献中国智慧!”


南宫28